屈光度,患者,角膜,的人,二十

提問: 激光治療近視 問題補充: 我的雙眼近視有500多度 , 因為今年要去當兵 我想用激光治療近視 我想知道價格?治療后的恢復程度?會不會反彈?有什么副作用?2008-08-30 07:47 我是山東的 我應該上哪家醫院去做更好 還有越年輕做這個手術危害是不是越大? 医师解答: 激光近視眼手術的系統風險和技術風險 激光近視眼手術的風險有兩方面,一是系統性風險,二是技術性風險。 所謂系統風險,即在理論上出現的手術風險,是手術理論不完善導致的風險。主要問題是人眼球的屈光度是不斷變化的,如果大量看近你的度數還會增加,做手術又患近視;當摘掉眼鏡后,如用眼減少,眼的屈光度又會降低,形成老視。這些問題在短期內看不出來,但在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后就會非常明顯,本人認為這是英國叫停近視眼手術的主要原因。事實證明,很多當時成功的手術患者出現了老視,有一部分又患近視。同仁醫院的一個說法是有25%的手術患者有了問題(以后可能更多)。 系統風險指某患者做手術非常成功,但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 1、因不斷用眼又患近視,大量謝調查表明,大量近距離用眼是患近的主要原因,而這可能在任何年齡段都會出現,主要包括: 1)學生; 2)經常看電腦、上網的人; 3)繪畫人員、雕刻人員; 4)文秘人員 5)紡織工人 6)打字員及電腦操作員 7)編輯 8)作家 9)其他近距離工作人員。 2、因長期不再看近,結果出現老視,遠遠早于正常人,常見情況為: 1)野外工作人員,如鉆探、探礦、果園種植、駕駛 2)學生:有些大中專學生在校期間視力基本穩定,但離校后因生活及工作環境的改變,無法確定屈光度的改變。 3)軍人 3、手術并不能預防近視眼并發癥,因眼屈光手術的效果相當于在角膜上做了副眼鏡,近視患者會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所以少數患者又患視網膜脫離等并發癥,但因做了手術,不能再降低度數,還由于因角膜的強度大大降低和生活環境的影響,導致非手術方式的治療難以實施。舉例說明,某900度近視患者,做激光手術效果非常理想,但存在如下問題: 1)屈光度數不再發展,但并發癥卻發生了——屬并發癥滯后型。 2)屈光度向前發展,并發癥發生了——并發癥進行性 3)屈光度后退型,雖然在后退,但因在自然條件下(實際上)非常緩慢,但還不足以預防并發癥。 ----實際上,手術的最大不良后果是妨礙了并發癥的治療,因為臨床證實,單純性近視降低一部分度數,防并發癥是較容易的,但手術后就較困難了。 4、制約及衰老機制: 1)制約機制:最重要的制約機制有兩個:一是環境,二是戴近視眼鏡。戴普通近視鏡的優點在于:可隨時調整度數,可隨時消除影響,如果屈光度有變化,更換眼鏡度數即可,但如果把眼鏡鑲在角膜上,這個度數就固定了,這就制約了眼睛屈光度的發展——這就給我們一個思路,手術是否成功,只要調查不同年齡段的戴鏡人群就行了:只要調查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甚至七十歲的人其眼鏡度數是否變過,是否換過眼鏡,是否因度數方面的變經而在兩年、五年或十年一換過一次眼鏡就行了。 再者對于二十歲以前的近視患者:你是否換過度數不同的眼鏡?如果換過,又怎么保證以后不換?如果屈光度在不斷變化,做手術又怎能滿足這種需要? 人是逐漸衰老的,從三十歲后就逐漸表現出來,如果通過手術方式改變這種制約機制會有什么后果?舉個例子:如某三十歲六百度近視患者其手術非常成功,到四五十歲時大都出現老視,而這個度數可能在四百度左右,如果不手術又及時更換眼鏡,其度數可能在二至三百度,而現在他每天戴著手術制造的眼鏡(至少有與六百度眼鏡相近的效果),這就干預了其屈光度的變化,眼球與六百度近視的功能完全一樣,而現在,因其機能降低而度數未變,眼底受到的壓迫約等于戴六百度眼鏡的效,這樣就更容易患近視眼并發癥了。 5、手術不成功的標志:近視的發展帶有階段性,往往在某一階段一下子就患上一百度甚至二百度近視的,近視患者都經歷過,當我們發現視力變壞,去驗光時一下子就是一百甚至二百度近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能說手術成功嗎? 舉個例子,某六百度近視患者手術非常成功,但過幾年后,該患者因考研或評職稱需要學習,突然患上一百五十度近視,現在的視力從1.0降到0.4或0.6,雖然并不嚴重,如果這樣我們還能說手術成功嗎? 6、不可預測的系統風險,如角膜被切削后出現疤痕因受碰撞等原因導致眼睛破裂圓錐角膜等也應屬于這種風險。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由于擔心患者的長期安全,政府醫療監督部門正在阻止國家醫療服務系統進行眼部激光手術”。——“長期安全”,據我的理解不是手術本身的安全,而是系統安全。   關于技術風險: 所謂技術風險是指手術本身出現的問題,手術操作或儀器治療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應當說,隨著治療儀器的逐步改進這類風險已比較少了。一些雜志或網上說的0.3%等是指這類風險,而美國的《眼科學》雜志也指出“此類眼部手術的失敗率是1/10,而不是大多數廣告上所說的1/1000。”“手術還可能引起并發癥,致使病人必須做眼角膜移植手術”。此外,大醫院和手術經驗豐富的醫生出現這類風險的概率要小。 最常見的并發癥是過度矯正或矯正不足; 一部分人出現眩光,即夜間將一個光點看成光團、光暈; 出現散光、眼睛干燥等; 圓錐角膜——在有這種潛質或者手術后角膜過薄的人身上出現; 出現偏心切削,或因角膜表面水氣漩的作用出現中心島; PRK和LASEK手術后有角膜的混濁(Haze)以及長期點用對抗Haze的藥物帶來的激素性高眼壓; LASIK有與角膜瓣相關的并發癥,如瓣下異物、角膜瓣移位、溶解; 手術眼角膜傷口的感染,致盲的直接原因。 上述情況,在設備良好和手術經驗豐富的人那里將會減少。 綜上所述,手術存在著不完善性,考慮做手術的患者要有十二分的小心和能夠承擔得起的風險才行。   手術爭議的幾個焦點問題 手術問題存在很大的爭議,現將爭議的或需要探討的幾個焦點問題列出,做進一步的澄清: 1、手術周期:本人認為手術的驗證周期應在30——50年,單純的十年實驗還不能說明問題。因為人眼睛的屈光度是在不斷變化的,如一個人二十歲做了手術,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會出現什么問題,只有靠實踐驗證(英美國家因擔心這些問題已叫停)。舉個例子,某三百度患者,做了激光手術,在兩年內無任何問題,應認為是成功的,但眼睛是近視體質,又過幾年后,出現了遠視,看近發生視力疲勞,這就可能意味著長期療效存在問題了。 2、手術滿意率,據同仁眼科在線上(在本網站上有鏈接,但找起來比較費事)好象70%,有的說是50%。這里要區分兩點:一是手術本身的成功率,應是比較高,如有些資料所說的95%或99.5%,二是經過一段時間如十年檢驗后得出的滿意率(如70%),這不一回事[在中國,因這涉及到許多利益,很難有一個令人信服的數據]。 3、PRK手術: 十多年前用PRK手術,有報道說“因技術問題紛紛返工”——這里面也需要澄清的是,返工是因為技術本身出現問題(當時說也是成功率很高),還是過一段時間后出現的眼屈光度問題,也沒有說清,即技術問題還是系統問題沒有搞清,因為如果是系統問題或理論問題這是無法解決的,而技術問題在當時就可能解決了。 4、中國醫生與國外(主指英、美發達國家)醫生:如同汽車、飛機、科研、教育等差不多,整體水平比人家差一大截,試想儀器是人家發明制造、理論是人家提出,你的水平再高充其量是個操作員(充其量在中國實驗的人多,操作技術熟練些),就說比人家水平高,被認為是吹牛。 5、二十歲前與二十歲后:施行手術為什么在二十歲后呢?其理由是:二十歲后人的發育停止,眼球屈光度基本穩定。確實二十歲前大都是學生,近視產生的多且度數變化快,但在二十歲后,新患近人數少,但度數相對穩定。不過大量實踐及實例又證明:即便人到了三十歲、四十歲,其屈光度數同樣在不斷變化,如果大量近距離用眼,照樣患近視,患近視戴上眼鏡的人照樣加深,許多做過手術的人近視度數又加重。 6、后續并發癥問題:因中高度近視是高考制度恢復以來才大量出現的,到中老年后是否會出現大量近視眼并發癥(如視網膜脫離),手術與非手術患者會有什么差別也是尚待驗證的。至少實踐表明,對于高度及超高度近視患者即便施行了手術,仍然發生視網膜脫離等近視眼并發癥。研究表明,非手術近視患者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方式大幅度降低度數,而手術患者卻增大了難度,本人將對此問題繼續研究。 6、需要進一步說明的說,在手術問題的很多論述中,因一些宣傳的人是手術的醫生(即便是權威專家)有利益關系(因其所在單位本身開展這項手術且獲益),有些說法不客觀、模棱兩可,讀者仔細辨別就是了。 參考文獻:http://www.zbsz.net/fang/SSWT-1/n_060321_1.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uk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